绵阳飞行职业学院 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教材选用审查会
来源:教务处
时间:2025.06.16
绵阳飞行职业学院
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教材选用审查会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格把控教材选用质量,科学推进2025年秋季学期教学资源配置工作。学院依据《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四川省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实施细则》《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实施细则》《绵阳飞行职业学院教材管理办法》等国家和地方关于教材管理的政策规定以及学院教材管理制度,学院于2025年6月12日15:00,由学院教材管理委员会组织各教学单位在行政楼213会议室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教材选用审查会。
会议由教务处常务副处长林希主持,资建民书记、李选华副院长、杨桃副院长等教材管理委员会全体成员、各二级学院院长/院长助理、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二级学院教材管理干事、公共基础部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行业专家等35人出席会议。
一、会议组织与议程
本次会议聚焦“选优、选精、选实”目标,通过“专业汇报+集体审议+工作部署”三阶段推进。会议首先由各专业负责人系统汇报拟选用教材的选用依据、内容特色及适配性分析,同步展示教材样书供现场核验;随后,李选华副院长结合审议情况,就教材选用规范与教学改革方向提出明确要求。
二、教材选用汇报:专业论证与实证核验
会议第一环节为“教材选用专项汇报”。各专业负责人紧扣高职教育“岗课赛证”综合育人要求,围绕以下维度展开说明:
1.选用依据:重点阐述教材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匹配度,引用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1+X证书制度试点要求等政策文件作为支撑;
2.内容质量:从教材体系架构(如理论-实践课时占比、案例更新时效性)、编写团队(主编/参编人员行业/教学经验)、特色亮点(如数字化资源配套、产教融合案例融入)等方面进行专业解读;
3.学情适配:结合本专业学生认知特点(如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发展阶段)、学习基础(如前导课程掌握情况)及岗位能力需求,论证教材难度梯度、实践导向设计的合理性。
为强化审议客观性,各专业同步展示教材样书原件,与会人员就教材插图科学性、案例时效性、数字化资源可及性等细节进行现场核验,并就部分教材的“岗课衔接度”“新技术覆盖度”等问题展开质询与讨论。
三、工作部署:严守质量底线,深化教学改革
资建民书记、李选华副院长在听取汇报后,结合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形势与学院建设要求,对教材选用与教学改革提出系统性指导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筑牢教材选用“质量防线”
资书记强调,教材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传播知识技能的核心载体,其质量直接关系人才培养成效。各二级单位须严格遵循“三审三校”原则,重点把握三个维度:
政治性审查:确保教材内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意识形态偏差,特别是公共基础课教材须严格落实国家统编教材使用要求;
专业性审查:建立“行业专家+教学名师+一线教师”多元审核机制,重点核查教材内容与产业技术发展的匹配度,杜绝知识陈旧、逻辑混乱的教材进入课堂;
适用性审查:坚持“学生中心”理念,结合高职学生“形象思维为主、实践导向鲜明”的认知特点,优先选用案例丰富、任务驱动特征突出的教材,避免“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低效教材。
(二)聚焦教学改革,激活课堂创新“内生动力”
针对高职教育“类型教育”属性,李副院长进一步提出教学改革方向:
深化“岗课赛证”融合:鼓励教师以选用教材为基础,对接职业岗位能力标准,重构“模块化+任务式”课程体系,将1+X证书考核内容、技能竞赛典型任务融入教学单元,实现“学中做、做中学”;
创新教学方法:以教材为载体,推广项目教学、情境教学、翻转课堂等模式,通过“问题导向+小组协作”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重点培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与创新能力;
强化动态更新机制:建立教材使用效果跟踪评价制度,每学期收集学生、教师、企业导师三方反馈,确保教材内容紧跟产业发展前沿。
本次教材选用审议会是学校落实“三教改革”(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重要举措,李副院长的工作部署则为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推动教材选用与课程建设同频共振。
教务处将联合教材管理委员会,依据会议决议推进教材选用复核与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切实将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实效,为学院建设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筑牢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