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飞行职业学院 举办“传承红色精神,筑牢思想根基”专题党课
来源:党政办
时间:2025-09-18

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绵阳飞院特邀西南大学党委网工部红色之旅网络文化工作坊主任、宣传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美术学院银龄教授刘增宪于2025年9月17日作“传承红色精神,筑牢思想根基”主题党课分享。学院党委书记资建民,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王承庆,党委委员、宣传部长、党校副校长齐杨,各支部负责同志、教师党员代表以及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党课中,刘教授以红色文艺作品为纽带,通过互动问答、历史讲解、实物影像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带领师生重温抗战岁月。他首先以《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义勇军进行曲》《太行山上》等经典抗战歌曲为切入点,解析歌曲诞生背景与时代意义,特别强调《义勇军进行曲》从抗战“民族危亡的怒吼声”到新时代“强我中华的进行曲”的精神传承,还邀请学生现场诵读歌词,感受其中蕴含的民族力量。
他聚焦八路军115师、120师、129师的抗战历程,结合平型关大捷、雁门关伏击战、阳明堡大捷等经典战役,通过自己实地寻访时拍摄的照片与创作的艺术作品,还原战斗细节——从115师平型关战斗中“平均每名战士仅十几发子弹”的艰难处境,到129师七亘村伏击战中刘伯承元帅“兵不厌诈”的战术智慧,再到黄土岭战斗中击毙日军中将阿部规秀的振奋战果,生动展现了八路军将士不畏强敌、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
同时,刘教授还分享了红色文艺作品背后的故事,从《游击队之歌》歌词源自八路军将领报告内容,到《黄河大合唱》在延安窑洞诞生的历程,揭示了文艺作品在凝聚抗战力量、传递革命信仰中的重要作用。他结合自身三载寻访戈壁、创作红色题材作品的经历,引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鼓励师生铭记历史、勇担使命,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
此次党课既是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也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师生们表示,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从抗战历史与红色文艺中汲取奋进力量,在学习工作中传承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