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羌族自治县东西部协作2025年“蓝鹰之星”无人机驾驶员技能培训
来源:教务处
时间:2025.07.31
北川羌族自治县东西部协作
2025年“蓝鹰之星”无人机驾驶员技能培训
2025年7月,一场旨在赋能再就业人员、助力低空经济发展的技能培训活动在绵阳飞行职业学院拉开帷幕——由北川羌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绵阳市公共实训基地悉心指导,绵阳飞行职业学院具体承训的2025年“蓝鹰之星”无人机驾驶员技能培训,为北川各乡镇的再就业群体点亮了职业转型的新航向。
一、精心筹备,筑牢培训根基
此次培训的筹备工作于2025年6月下旬正式启动。北川羌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率先发力,积极推动“蓝鹰之星”无人机驾驶员培训班的报名工作。为让更多有需求的再就业人员知晓并参与,人社局提前开展了全方位的预备宣传,得到了各乡镇群众的热烈响应,报名人数一度突破五十人。
随后,承训单位绵阳飞行职业学院联合县人社局、就业中心,对所有报名人员的资料进行了细致入微地审查。同时,充分考虑到学员的个人时间安排等实际情况,经过多轮严谨筛选,最终确定33名学员参加本次培训,培训周期为2025年7月7日至7月23日。
二、隆重开班,开启技能新征程
2025年7月7日上午,作为北川羌族自治县东西部协作的重点项目,“蓝鹰之星”无人机驾驶技能培训班的开班仪式在绵阳飞行职业学院盛大举行。
绵阳市人社局职建科科长郑洪华、北川人社局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席珍贵、北川禹创智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东,以及绵阳飞行学院副院长李选华、教务处常务副处长林希、飞行技术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郑保民等多位领导嘉宾共同出席了开班仪式。这一重要时刻,标志着这项服务北川产业发展的低空经济技能人才培养项目正式扬帆起航。
三、多维教学,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一)扎实理论,铺就专业基石
7月7日至7月13日,飞行技术与工程学院的无人机专业教师团队围绕无人机理论技术与行业应用展开了深度教学。在基础理论课程中,教师们不仅系统讲解了无人机飞行原理、空气动力学基础、导航与定位技术等核心知识,还结合实际案例,详细剖析了无人机在农业植保、电力巡检、物流运输等不同行业的应用场景与技术要点。
本次培训依托东西部协作机制,精准聚焦无人机操作技能与产业需求的对接,为后续的实战实训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实战磨砺,提升实操能力
7月14日至7月23日,培训从理论课堂正式转入实战课堂。泛美集团子公司北川禹创智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教员们秉持严谨负责的态度,严格依照精心编排的课程表开展教学。
实战环节中,学员们热情高涨、全情投入。在教员的悉心指导下,他们积极操作无人机进行起飞、巡航、降落等基础飞行训练,同时认真参与设备维护、故障排查等实践工作。经过为期十天的实战磨砺,学员们不仅深化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切实提升了无人机操作与维护的实操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筑牢了根基。
(三)考核检验,收获丰硕成果
本次无人机驾驶员技能培训班共有33人参加鉴定考试。在理论考试环节,全体学员准备充分、发挥稳定,33人全部顺利通过,展现出对无人机驾驶理论知识的扎实掌握。
实操考试中,学员们凭借培训期间积累的丰富经验与熟练技巧,沉着应对各项操作任务,最终28人成功通过,通过率高达84.8%。培训期间,学员们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认真钻研每一个知识点、反复练习每一项操作技能,不仅扎实掌握了无人机驾驶的理论知识,更具备了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多方协作,凝聚项目合力
此次“蓝鹰之星”项目作为北川东西部劳务协作的重要成果,凝聚了多方的心血与智慧。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北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川就业服务中心、绵阳市公共实训基地、绵阳飞行职业学院以及北川禹创智飞等单位通力协作,各展所长。
各单位在资源整合、师资调配、场地提供、就业对接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为培训班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北川低空经济的发展输送了一批实用型技能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