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鹰工程”:绵阳飞行职业学院开启第二期无人机驾驶员技能培训
来源:教务处
时间:2025.08.13
本次无人机驾驶技能培训班以赋能待业群体就业转型为核心目标,为26名学员量身打造系统化专业培训体系。课程深度融合理论教学与实操训练,由低空经济学院专业课教师与禹创智飞教员联合执教,构建从无人机基础构造解析、空气动力学原理到复杂环境操控技巧、突发状况应急处置的全链条知识图谱。通过模块化教学设计与场景化实操演练,确保学员全面掌握飞行器操控核心技术,同步提升行业认知与职业素养,助力其构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型职业技能体系,实现高质量就业目标。
8月8日,第二期北川羌族自治县"蓝鹰之星"无人机驾驶技能培训班开班仪式在绵阳飞行职业学院举行。作为东西部协作重点工程,该项目立足区域产业升级需求,通过"理论+实操"体系化教学,为待业群体量身打造无人机操控专项技能培训。此次开班将有效推动人力资源与新兴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为北川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开班仪式上,低空经济学院副院长郑保民作为理论教学负责人发表讲话。他指出,本次培训立足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依托学院航空特色教学资源,构建"理论精讲+实操特训"双轮驱动培养模式。通过系统化教学安排,学员将全面掌握无人机基础原理、飞行操控技术及日常维护技能,达到初级驾驶员职业资格要求。
北川禹创智飞教育事业部总监詹竞童代表企业发言。他指出,随着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电力巡检、应急救援、物流运输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专业人才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支撑。人社部门牵头举办此类培训,精准把握了行业脉搏,既为有志青年开辟了职业新路径,也大力推动了无人机行业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
绵阳飞行职业学院副院长李选华代表承训单位作出郑重承诺:学院将全力提供全方位、精细化服务保障,确保每位学员获得优质学习体验。李院长最后寄语学员,要珍惜此次培训机会,以饱满热情投入学习,在理论课堂与实操训练中锤炼本领,真正实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为投身低空经济领域奠定坚实基础,共同助力北川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事业。
“蓝鹰之星”无人机驾驶员培训凝聚了多方的心血与智慧。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得到了北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川就业服务中心、绵阳市公共实训基地以及北川禹创智飞等单位的通力协作。本期培训将继续依托“蓝鹰之星”东西部协作框架,紧密结合北川当地实际应用场景(如应急消防、资源勘查、文旅宣传等)设计课程,确保学员所学技能紧贴市场需求。
首期"蓝鹰之星"无人机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为北川低空经济输送本土化人才;继续开启第二期培训,标志常态化专业化培育体系构建迈出坚实步伐,助力区域发展与乡村振兴。
